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工作,2023年7月4日陕铁院城轨工程学院“望来时路,向新征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赴渭南市“非遗展示传习馆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宣传活动。
首先来到民间文学区,讲解员专心地讲解民间文学,其中最为深刻的是黄帝荆山铸鼎传说:黄帝铸鼎传说是在富平荆山塬一带的杜村、东上官等乡镇广为流传的远古传说。
相传,黄帝时代以前,人们分不清时令,常常耽误了农时,挨冻受饿。黄帝为此焦急不安。一天午后,黄帝梦见金甲神人赐他宝鼎一尊,鼎高数丈,闪闪发光,黄帝喜而拜受。梦醒后,他就召大臣鬼臾区来问。鬼臾区答道:“黄帝得到宝鼎就是神数的启示,大概是上天让你纪时的吧!”
为了让普天下的百姓明晓四时,黄帝就采来首山的铜,在荆山之下铸鼎,以便昭告天下。
跟着讲解员步伐,我们来到了传统戏剧展厅,展示的戏剧有很多。分别是“合阳县提线木偶”“阿宫腔”“华阴老腔”“华阴迷胡”,其中合阳提线木偶戏是一古老地方剧种,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
华阴老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滥觞于西汉,已有两千余年历史。位于华山脚下黄、渭、洛三河交汇处的泉店村是它的发祥地和传承地。老腔的乐器,如月琴、板胡、大锣、马锣、引锣、战鼓、惊木等都是艺人们自己加工制作的。其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领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老腔的演出以古战争题材为主,有剧本百余本。华阴老腔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提线是合阳线戏的主要表演方法,偶人系线根据角色的不同,分别为五到十二根不等,还有增加到十七、八根甚至多到二十余根的。合阳提线木偶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到传统舞蹈展区,讲解员为我们详细的介绍这片区域的各种展品。花苫鼓,是一种少见的由女子击鼓、男子伴奏的民间鼓舞艺术形式,活跃在大荔县石槽乡九龙村、八鱼乡向寿村等地。花苫鼓最晚于清光绪年间已经出现,在民间流传至今。花苫鼓由于鼓手扮相俊秀、服饰华丽,群众又称其为“花鼓”“花社火”。花苫鼓的来历,一说是为纪念当地一位为奸臣所害的李尚书;一说是为缅怀一位为民祈雨献女的县令。花苫鼓在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紧跟着讲解员的步伐,我们一行人来到传统美术展区,了解了“渭南布老虎”“面花”“刺绣”“华县皮影戏”“朝邑剪纸”“富平石刻”以及“华县皮影戏的制技艺”。渭南临渭区传统草编,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琳琅满目。
华县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源于1500余年前,其音乐演奏以打击小铜碗为主节拍,故称之“碗碗腔”。华县皮影戏表演一般由5人组成,分别司职前声、签手、上档、下档、后槽。演出搭台只需一盏明灯、两张方桌、几块木板。“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形象地说明了其表演特色。
华县皮影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华县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子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接着我们来到传统技艺与民俗展区,这里全是一些精美的陶瓷作品,和一些泥人作品,讲解员给我们详细讲解了这些东西的制作过程。一个个泥人生动形象,向我们展示出了过去渭南人的日常生活场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生产与生活,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向往。留住文化根脉,托起民族未来,传统技艺需要一代又一代崛起的匠人去守护和传承。通过今天的走访拍摄、实践学习,实践队成员们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对待艺术创作认真严谨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持之以恒、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